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專業(yè)攝影師,無論是用大畫幅拍照或是手中的手機拍照,構圖幾乎成了每一個拍照的人必然會關注的主題。在這篇文章中我并不想像教科書一樣來對「構圖」進行定義,但還是有必要對它的意義做一些探討的。因為我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初學者之所以很快走向了學習攝影的死胡同,就是因為對構圖的理解有偏差。
如果顧名思義的話,「構圖」一詞很容易被理解為「構成圖案」,「組成畫面」的意味。這個詞在英文中為「composition」,和作曲、作文、構成是同一個詞,就是將各個部分組合起來,形成一件作品。對于作曲,這些東西是音符、樂句、樂段;對于作文,這些東西是詞語、句子、段落。
我認為,構圖主要是研究這些問題的:
一幅照片中有什么東西?這些東西是以怎樣的形式呈現(xiàn)的?這些東西表達了什么意思?
《攝影的藝術》一書的作者Bruce Barnbaum這樣定義構圖:「對藝術作品各個部分的布局,以形成統(tǒng)一和諧的整體!勾蠹铱梢宰屑汅w味一下這句話,接下來我們來談論如何破局構圖,以及如何防止走入學習構圖的僵局。
快速瀏覽江湖上的構圖法則,然后快速忘記它們!@是我對于學習攝影(無論手機還是相機)的一個忠告。
許多人接觸拍照都從手機開始,大家都抱著「拍著玩玩」的心態(tài),因此都急于找到一些淺顯易懂、能馬上上手的的「法則」來用。因此,一些零零散散的構圖法則就應運而生了。江湖上常見的構圖法則有這些:
1. 三分法
大名鼎鼎的「三分法」告訴我們,相機的九宮格會有四條線和四個交點,把主體放在這些地方會得到好的照片。
2. 引導線構圖
引導線構圖讓我們尋找到線條,并且試圖讓這些線條的方向指向我們要表達的重點。
3. 框景式構圖
框景式構圖告訴我們應該尋找各種「景框」以強化主題,獲得比較好的效果。
4. 中心式構圖
將想要表達的主體放在畫面正中央,以獲得較為主題突出,平衡感強的效果。
5. 對稱式構圖
用強烈的儀式感和中心感來抓人眼球。
6. 對角線構圖
讓元素的結構呈對角線分布,以獲得較有動態(tài)的照片。
好了,先列舉了這么多,并且每一種構圖法則都給出了自己相應的手機攝影作品。如果你是初學者,是不是還是覺得挺有道理的?于是你可以拿起手機馬上去實踐:將花朵放在三分點上、透過窗框去拍遠處的景色,拍下斜著的東西以連接對角線……但時間久了,總覺得走向了死胡同,好像哪里不對。我的觀點是,從來不過分排斥,但也不推崇單純學習上面的「構圖法則」,因為它們有許多弊端:
首先,他們都有馬后炮的嫌疑,盡管照片的結果可以套用在「三分法」「中心式」的構圖分析中,但這并不是拍照人創(chuàng)造的目的。例如上圖這張巴塞羅那小巷光影,我拍攝的時候才不是想要一個三分法呢,只是覺得把母親放在右邊一點的位置能夠獲得完整的影子而已。類比作文(composition),我們總不能提筆不去想「要說什么」,而是一來就說呀我今天要用一下排比句!
其次,它們都只關注拍照中各個元素的「位置關系」,而「位置關系」只是構圖中的一部分,甚至只是攝影的開始,很多照片看起來比較好,有可能并不是「位置關系」好,而是因為其他的原因,例如自己獲得ippa人物類金獎那張照片所謂的「中心式構圖」根本不是這張照片的精髓,我認為這張照片的精髓在于動靜結合以及和諧的色彩。
再一個,上面的構圖法則為了迎合大眾,刻意將復雜的攝影要素簡化,具象化,是一些比較實用的但是碎片化的技巧。這直接導致了許多朋友用別人照片的結果當成了自己照片的目的,套用各種「元素的位置關系」,而不從最后的結果來審視,從而陷入了構圖的僵局。
所有攝影家一致認可的唯一規(guī)則是,「一切法則都注定要被突破!」
我認為,通過類似上面的構圖法則,入門一下「擺放畫面元素」的方法,是能立竿見影的,但隨后就應該忘記他們。不然,你可能會在A公眾號學到「黃金構圖法則8條」,又會在B公眾號學到「不得不知道的構圖法」——網(wǎng)格構圖、三角形構圖、水平線構圖……以及各種你能想到的形狀,甚至任何一張照片,都能「分析」出一種構圖法則,「有理有據(jù)」地擺在你的面前——但還是不會拍。
所以我認為,構圖不是公式,套用會讓人陷入僵局。但這并不意味著拍照不需要章法。拍照要獲得良好構圖,更重要的在于學會經(jīng)營畫面的原則,并用自己的手段去實現(xiàn)它。下面是自己關于經(jīng)營畫面的一些心得,作為拋磚引玉。
首先我們還是從關注畫面里的「位置關系」入手。
1. 關鍵位置值得被關注
例如對稱軸、水平線、中心點,當然也包括三分點等位置,這些位置在畫面的幾何中心,天然控制住了一些結構,天然容易被關注,把主體放在這些位置很容易強調(diào)出來。江湖上的構圖法則并非一無是處,他們還是很好地整理了一些「關鍵位置」。我翻看了近幾年ippa獲獎的照片,發(fā)現(xiàn)竟然有一半左右的照片,畫面中的主體元素都與關鍵位置有關。
△ 三分點,中心點
△ 處在對稱軸的位置
△ 想拍下女孩兒和一只鳥,可是把他們放在什么位置呢?或許「關鍵位置」是很好的選擇
2. 視覺平衡原則
就像杠桿一樣,一些畫面看起來舒服,是因為我們能感覺到畫面上的東西是平衡的。例如畫面左邊有個東西占據(jù)了很大的比例,那么右邊最好有個東西能幫我們「拉一拉重量」會看起來舒服一些。舉個因為不平衡而看起來不舒服的照片吧,這也是手機隨拍中常見的角度,在街道上斜著拍下建筑,似是而非。而每張照片都必須要看起來很平衡嗎?未必。例如這張人物照,單純的背景,人物被安排在偏左的位置,未嘗不可!钢亓科胶狻共⒉皇且粋構圖的目的,而是經(jīng)營畫面需要體會的一種感覺,要盡量對這種感覺做到可控。我認為控制住了平衡感,也就控制住了畫面的大體結構了。
△ 對等的平衡
△ 不對等的平衡
△ 三個人物,有大有小,去掉其中任何一個畫面似乎都會有些不穩(wěn)。它們之間保持了一種微妙的平衡。就像是杠桿原理一樣。
3. 聯(lián)系原則
大多數(shù)的攝影場景都不止一個元素,而經(jīng)營畫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表現(xiàn)元素之間的某些聯(lián)系,這樣有利于凝聚畫面,讓我們覺得他們是一個整體。這種聯(lián)系有很多種,可以是明顯的,例如重復、對比等等,也可以是抽象一點的,例如意義上的。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。
△ 找到重復的元素是最簡單直白的「聯(lián)系原則」了
△ 樹的影子和人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呼應關系
4. 意圖原則
我到底要表達什么呢?
歸根結底,我們經(jīng)營畫面還是要從自己的表達意圖出發(fā),找到畫面的興趣中心,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,而非一開始就想我要用什么法則什么手法來表達——那是結果,不是目的。
△ 這是要表達什么?
△ 這才是真正的意圖
例如,同樣是拍車窗外,這一張照片的意圖是「濕漉漉」的雨天,那么我會用各種展現(xiàn)濕漉漉的元素,如水珠等來強化主題,模糊的人物意象只作為襯托;而另一張照片,我想要表達的是窗外的人物,盡管也是有水珠的玻璃窗,但人物的形象要更豐滿了。
△ 水珠是意圖表現(xiàn)的重點,人物是襯托。
△ 人物是意圖表現(xiàn)的重點,所以他清晰、比例大,沾滿水珠的車窗只是「畫布」一般
《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》沒有專門陳述構圖法則,而是反復強調(diào)了三個原則!稊z影的藝術》提出好的構圖需要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:統(tǒng)一的思想,簡單性。他們不謀而合,道出了經(jīng)營畫面的原則,這是更高屋建瓴的經(jīng)營畫面的真諦:
5. 要有一個主題
回到構圖的定義,它需要有「統(tǒng)一和諧的整體」。寫文章也是一樣,我們需要有一個中心思想。哪怕是散文,也講求形散神不散——當然這是另一個境界了。會有朋友說,我用手機攝影拍照,不就是圖個樂,拍「好看」自己高興就行,用不著設定什么主題啊思想啊什么的。其實主題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東西,我們有意識無意識都會遇到。
△ 在擁擠的人群中,我想要表達的主題是下方的女子和演奏倍大提琴的男人
6. 要有合適的方法將觀眾的視線引向主題
這是《紐攝》三個原則中的第二個,也是為認為最重要的一個。書中列舉了許多方法,主要有通過布局突出重點(其實就是三分法、中心式等「關鍵位置」)、通過物體大小比例突出重點(額,越大越重點,甚至可以大到驚人)、通過畫框搭建來突出重點(和框景式構圖類似)、以及通過光線來突出主題、通過匯聚線條來突出主題(類似于引導線構圖法)、通過母題重復來突出重點、通過動作來突出重點等。
細心的朋友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其實江湖上的構圖法則都能在紐攝里面找到一些依據(jù)。只不過再次提醒大家,用到一些法則的時候,想象用他們的目的是什么。
△ 小小的人影是我想重點突出的,因此他出現(xiàn)在鐵桁架間隙是最好的拍攝時機,影子的方向也暗示了這個畫面的重點。在這里「框景」和「引導線」共同作用,強化了主題
7. 畫面要簡潔
《紐攝》提到了我們要讓畫面簡潔,盡量減少干擾主題表達或分散觀眾注意力的元素!稊z影的藝術》也提出了簡單性,并且認為對于初學者來說,構圖越簡單,越容易控制和指引讀者的注意力。近年在手機攝影票圈刮起了「極簡攝影」的風,從畫面展現(xiàn)的角度,也就是這個道理——我們端正、簡單、干凈利落而地拍好一個東西,表達好一個主題,往往能呈現(xiàn)出人意料的效果。
△ 奧地利邊境的風力發(fā)電廠,我覺得地面部分有些大,畫面還不夠簡潔
△ 裁掉了一部分地面,只表現(xiàn)風車,主題更突出了。調(diào)高了一些飽和度,讓風車的剪影更加突出了,畫面更顯精神和簡潔。
承擔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,
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有爭議評論。
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(jīng)閱讀并接受
上述條款。